11月1日,广汽集团首款全自主设计芯片新能源汽车——昊铂GT-攀登版在广州成功下线。作为国内首台实现芯片设计100%国产化的智能电动车,它的落地不仅是广汽集团的重要成果,也被视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迈向核心自主可控的关键一步。


在“软件定义汽车”成为共识的今天,智能汽车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底层芯片的支撑能力。而实现从智驾到座舱、从存储到通信的全链路芯片自主化,已成为国内车企共同的目标。昊铂GT-攀登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量产标志着国产芯片从“点状突破”走向“系统级整合”,为中国智能汽车的持续进化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当前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汽车产业强调安全可控的背景下,“全自主设计芯片”的实现具有超越产品本身的意义。它意味着从感知、决策到存储的关键芯片环节,本土力量已具备全栈式的定制、研发与供给能力,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持续创新夯实了地基。
在这一系统性突破中,作为汽车数据核心载体的存储芯片,其国产化进程尤为关键。据悉,本次下线的昊铂GT-攀登版,其TBOX(远程信息处理器)、CCU(中央控制单元)及智能座舱系统,均搭载了来自江波龙的车规级eMMC存储产品。这并非江波龙在汽车存储领域的首次亮相,此前其发布的“全芯定制版”车规级eMMC,已为此次规模化装车积累了成熟的技术与产品经验。该产品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控架构开发(慧忆微WM6000主控芯片),由旗下苏州封测制造基地进行封测,支持高速模式,容量最高可达128GB,符合AEC-Q100 Grade2/3可靠性标准,精准适配智能化汽车场景。


存储自主化:智能汽车的“记忆基石”正走向本土化
在智能汽车中,存储芯片如同车辆的“记忆系统”,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影响车机响应速度、系统稳定性与数据安全。智能汽车对数据存储的需求正呈指数级增长,存储的可靠性、耐久性与实时性直接关乎车辆的功能安全与用户体验。因此,存储芯片是实现整车真正“自主可控”不可或缺的一环。
据了解,江波龙为昊铂GT提供的车规级eMMC存储产品,提供8GB至64GB多种容量,精准匹配了不同系统的需求:
在TBOX系统中,8GB容量产品确保了车辆与云端通信的数据安全与稳定。
在CCU控制单元中,32GB版本为中央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读写支持。
在智能座舱中,64GB大容量存储则保障了多媒体、导航及人机交互等功能的流畅体验。
这些产品不仅全面满足AEC-Q100、IATF 16949等车规级标准,更在高温、抗震等极端环境下表现出色,意味着国产车规存储已具备承接核心车载应用的能力。

从“定制”到“上车”:本土供应链的协同进阶
此次合作也体现出本土产业链协同模式的演进。江波龙所采用的PTM(产品-技术-制造)商业模式,使其能够以定制化产品为切入点,深度融合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快速响应整车厂在存储方面的特定需求。这种深度协同,已超越传统供应商角色,逐渐成为车企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的重要伙伴。前述的主控芯片与封测制造的自主化定制,正是这一角色转变的有力印证。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随着汽车智能化竞争的加剧,存储的重要性将与计算、通信并列。广汽昊铂GT与江波龙、德赛西威、孚能科技等企业的合作,为行业提供了一个从芯片、电池到系统、从技术到商业的完整自主化样本。它的下线,不仅是一款新车的诞生,更预示着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在核心环节的自主化程度已达到新高度,为未来的规模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亲,试试微信扫码分享本页! *^_^*

